《关于建立区域产教融合型护理培训基地的建议》的答复

提出的《关于建立区域产教融合型护理培训基地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就有关内容答复如下:

“一老一小”关系千家万户,促进养老幼托产业发展对于改善民生福祉、培育经济动能、扩大就业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满足社会“一老一小”两大群体对专业护理服务庞大的刚性需求,我省不断加强护理类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培养质量,护理类技能人才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鼓励支持学校增设护理类专业。在每年的专业备案工作中,优先支持院校增设社区康复、老年照护、护理、幼儿保育等专业,逐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目前,全省开设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含设置专科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有32所,在校生约10.5万人,中职学校有49所,在校生约6.6万人。

二、大力加强护理类专业建设。以省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依托,支持滨州职业学院、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开发了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促进了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技术规范、职业资格标准的紧密对接。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支持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设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施品牌专业群建设计划,迄今共开发护理、中医护理等中职品牌专业12个,养老照护、护理等高职品牌专业群14个,引导学校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出特色、办出内涵。

三、深入开展校企医协同育人。推动行业领军企业、职业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牵头组建养老和卫生职业教育集团,以养老护理产业为纽带,推动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目前,共有省级职业教育集团1个,市级职教集团13个。支持职业院校与青岛银色世纪健康产业集团、解放军总医院等开展合作,采取订单培养、冠名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有机衔接。支持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职业院校与山东阳光大姐等共建二级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快培养育婴、养老护理类专业技能人才。积极承担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山东阳光大姐等社会评价组织开发的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母婴护理等1+X证书试点,全省共有55所职业院校、7640名学生参与。

四、广泛开展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优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和实训场地等方面的优势,引导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等群体开展养老、护理、育婴等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在落实高职扩招任务过程中,将招生计划适当向养老护理类相关专业倾斜,加大宣传力度,引导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护理从业人员等积极报考。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护理养老专业毕业生对医疗卫生机构情有独钟,到养老机构、社区等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意愿不是很强烈,面向社会大众的护理人才供给与旺盛的市场需求还不匹配。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支持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护理、育婴类相关专业,在项目安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引导学校继续扩大培养规模。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国家奖学金向家政、养老、育婴等社会急需专业倾斜的政策,吸引学生就读相关专业。二是支持阳光大姐等行业领军企业积极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对进入目录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享受相应税收政策。三是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护理类职业院校,或与职业院校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共建产业学院。支持建设一批及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于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四是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开展实践教学和质量评价,实施订单式、冠名式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各级卫生和养老职业教育集团作用,优化整合行业、企业、医疗机构优势资源,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五是支持学校积极参与养老、育婴、护理类1+X证书制度试点,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日常教学,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六是加强对养老、育婴、护理产业示范企业、特色院校、学生成长成才典型等的宣传,提高家长和学生对相关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前景的了解,增强职业归属感、荣誉感,吸引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

感谢委员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