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级教学成果简介及创新点

省级教学成果简介及创新点(点击查看或下载):

1成果简介及创新点.doc


教学成果简介及创新点

1.成果简介

本成果是基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现代学徒制区域性统筹实施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JA150339)得出的计划单列市区域统筹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方案。

为解决现代学徒制中国化水平不强、政府保障政策不健全、校企合作“两张皮”、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青岛市围绕国家试点任务,发挥政府统筹作用,以研究引领实践,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理论、体制机制构建、县级区域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学徒等研究,在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等典型专业类别中启动四批次现代学徒制试点,市级、区县和试点单位累计共投入1亿1千余万元,覆盖全市46所中高职院校、93个专业,培养“青岛工匠”11016人,职工培训16.11万人次,受益企业1217家,实现区域内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上的同频共振,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全国树立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特色学徒制新样板,影响广泛,成效显著。

理论先行,确立“6T”理念。发表高价值学术论文16篇,出版专著5本,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属性、要素、特征、利益和环境理论,形成中国特色学徒制政策支持体系。剖析学徒制相关利益主体和教育主体,确立中国特色学徒制“共联、共商、共容、共建、共享、共赢六个‘TOGETHER’”的教育理念,填补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理论空白。

三级试点,建构实施策略。成立市级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工作小组和试点办公室等四个工作机构,制定研究和试点路线图,实行任务清单管理。开展区县、院校、企业三级牵头试点,分别探索建立运行机制、教学模式和权益保障制度等。形成多方协调推进、多方协同育人、多方权益保障、多方支持激励机制,建立区域整体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策略。

组织重塑,建立标准体系。创新“实验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在学徒培养方案中嵌入“岗位标准”和典型工作任务,实行“专业+特色+个性定制”教学模式,开发特色教学方法25种。建立岗位群轮训模式和岗位达标制度,提升就业广度。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双导师、学徒、企业和评价等7个标准,形成中国特色学徒制标准体系。

顶层设计,树立青岛样板。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机构、资金投入、招生招工、项目管理和评价考核等10项制度,搭建“1+2+3+4”制度体系。试点项目完成五项工作任务,实行学徒学习任务、双导师任职、教学质量评价三层评价,建立从招生、培养到就业“一条龙”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学徒制“五三一”青岛模式。

2.成果的创新点

青岛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角度,构建区域整体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支持政策,构建政府统筹实施学徒制的体制机制,为国家完善区域公共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创设政策执行环境以及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先行先试的借鉴和范式。

管理制度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统筹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基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形成一体化育人的理性、直观的共同主张,是对实岗技能教育教学共同的理性认识。确立中国特色学徒制“6T”教育理念,即教育主体各方实现“共联、共商、共容、共建、共享、共赢六个‘TOGETHER’”。 在此理念指引下,搭建中国特色学徒制“1+2+3+4”制度体系。“1”指实施方案整体统领;“2”指组织和资金双保障;“3”指招生招工、项目管理和项目考核3项工作规范;“4”指建立双导师、学徒、教学和课程建设4项标准。形成相互关联、相互补位、相互促进的10项政府支持政策。

教学技术创新。重塑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实验班”的教学建制,采用“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采用“刚性”管理,对班级管理、教学形式、评价手段、教学时间和场所安排等采用“柔性”管理。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中职段学制可缩短1学期或延长1学期,高职段学制可缩短1学年或延长2学年,企业实践课程与学校理论课程学分可以相互置换。在学徒培养方案中嵌入“岗位标准”即学徒训练标准,开发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特色课程。实行双场所工学交替和“专业+特色+个性定制”教学模式,开发特色教学方法25种。建立岗位群轮训模式和岗位达标制度,提升就业广度。形成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双导师、学徒、企业和评价等中国特色学徒制标准体系。

机制模式创新。剖析职业教育的跨界特性,构建学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家长、社会等多方协同、共同育人的体制。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学徒、企业、学校权益保障机制,教育部门、人社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行业协会参加的第三方评价考核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学徒制“五三一”青岛模式。“五”指“五双”即完成五项基本工作任务: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机制、联办协议和四方协议双保障、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学校和企业双导师联合教学、技能证书和毕业证书双证书;“三”指“三层”即实施三层评价:学徒真实工作任务评价、双导师任职评价、项目建设质量评价;“一”指“一体化育人”即形成教育主体各方从招生、培养到就业“一条龙”长效机制。